(2022年9月19日出版的《财新周刊》封面报道截图)
今天(9月19日)出版的《财新周刊》封面报道标题是《独生一代顶上》,里面有一句话说“2020年,中国生育率已跌破1%”。显然,这篇报道是把出生率与生育率混为一谈了。
在网上搜索一下可以发现,有不少媒体分不清出生率与生育率的区别,把两者混为一谈。例如,2021年12月31日中国网转载新京报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人口出生率创43年新低,2020年我国生育率跌破1%》,前半句是出生率,后半句却变成生育率。
(2021年12月31日中国网转载新京报的报道截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人口的出生率为8.52‰,即0.852%,确实跌破了1%,但总和生育率为1.3,并未跌破1,后面不带百分号。
那么,出生率与生育率有何区别呢? 下面就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出生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总人口×1000‰。例如,2020年中国出生率是8.52‰,意思是说,2020年全国平均每千人中出生8.52个人。
由于出生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总人口,而在总人口中,男性以及不在育龄期的女性都不能生育,所以只看出生率并不能判断生育水平的高低。为了表示生育水平的高低,需要引入生育率这个概念。
生育率与出生率的计算公式,分子相同,都是年出生人数;但分母不同,出生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年平均总人口,而生育率计算公式的分母是年平均育龄女性人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得到的是一般生育率(英文是general fertility rate,缩写为GFR),而不是总和生育率(英文是total fertility rate,缩写为TFR)。
GFR(一般生育率)虽然比出生率更能反映实际生育水平,但在人口学上,育龄女性是指15-49岁的女性,不同年龄组的育龄女性的生育水平可能相差很大,例如,25~29岁女性的生育水平比45~49岁女性的生育水平高得多。所以需要计算分年龄组生育率。
分年龄组生育率又称为年龄别生育率((英文是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缩写为ASFR),是指平均每千名某年龄组女性在一年内所生的婴儿数。分年龄组生育率,可以是一岁一组,从15岁到49岁,共有35组;也可以是五岁一组,即15~19岁、20~24岁一直到45~49岁各分为一组,共有7组。
举例来说,根据《2020中国人口普查年鉴》长表6-3《全国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按照五岁一组来分,15~49岁妇女的分年龄组生育率如下:
15~19岁:6.07‰
20~24岁:55.22‰
25~29岁:98.98‰
30~34岁:65.05‰
35~39岁:26.91‰
40~44岁:6.34‰
45~49岁:1.61‰
上述七个分年龄组生育率相加之和是260.18‰,但由于这是五岁一组,所以还要乘以5,得数是1300.9‰,即约1.3,这就是2020年的总和生育率。如果按照一岁一组,《2020中国人口普查年鉴》长表6-3的15~49岁妇女的分年龄组生育率相加之和是1296‰,即1.296,与按五岁一组计算得出的总和生育率基本相同。
举报/反馈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385083075628936&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