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形势不断向好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94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十一五”新疆经济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文章

    “十一五” 期间,自治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精神,关心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民生,高度重视人口与劳动就业问题,不断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发展形势不断向好;加大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就业总量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了良好的人口与就业环境。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发展形势不断向好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始终把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新疆的重要内容,摆在十分重要位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发展形势不断向好。
    一、政策给力,部门合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
    “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制定下发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新党发[2009]9号),对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先于全国实施计划生育死亡伤残家庭特殊奖励政策,两次调整提高村级宣传员岗位津贴;财政出资将全区农牧民领证家庭奖励补助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与国家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奖励标准相统一;自治区综合治理委员会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工作,明确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加强协调管理;自治区发改、财政部门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大力支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自治区编制部门下发文件,明确和规范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卫生部门将计划生育家庭新农合看病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教育部门出台计划生育家庭子女报考区内初中班和内地高中班加分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新农保与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政策的衔接;扶贫开发部门在安排扶贫项目时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妇联在基层人员培训中重点加强对村级计划生育宣传员的培训;民族宗教部门在培训宗教人士中增加计划生育内容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区基本建立了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西部地区“少生快富”工程、南疆三地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殊奖励政策、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和领证家庭子女升学加分政策、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为主体,各地、各部门计划生育奖励优惠优先政策为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十一五”时期,中央、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四级累计投入奖励扶助资金达17.70亿元,各项奖励优惠政策的全面落实,有效调动了各族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财政不断加大对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及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区人口计划生育事业财政投入从2005年的3.42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1.50亿元,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27.4%;中央、自治区财政投入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资金2.65亿元。2010年,全区人均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经费预计达到52.3元,远远超过了中央要求的2010年末人均达到30元的标准。这些不仅为“十一五”时期全区计划生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提升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而且为自治区控制人口、稳定降低生育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10年9月,全区累计领取《计划生育光荣证》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由2006年的90.39万户增加到133.24万户,增长47.4%,其中,农牧民领证家庭由20.01万户增[FS:PAGE]加到57.97万户,增长1.9倍;全区领证率由24.8%提高到34.8%,提高了10个百分点,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发生明显变化,有效平抑了人口出生高峰。
    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速保持稳定
    “十一五”时期,全区人口总量稳定增长,人口过快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人口控制取得显著成效。常住人口由2005年的2010.35万人增加到2009年2158.63万人,比2005年增加148.28万人,年均增加37.07万人,年均增长1.79%,略高于“十五”时期0.09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316.94万人,年均增长2.0%,比“十五”时期的1.6%上升0.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正逢新疆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加之西部大开发区外人口净流入较多,取得这一结果实属不易。
    三、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保持平稳下降态势,人口发展较为稳定
    “十一五”期间,新疆人口再生产模式进一步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2005年的16.42‰、11.38‰下降到2009年的15.99‰、10.56‰,降低了0.43和0.82个千分点。五年累计出生约170.29万人,比计划少出生10.37万人。年均出生人口约34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约24万人。预计2010年末,全区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将分别控制在16‰和11‰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2.2,接近更替水平,稳定在政策生育水平以下,“十一五”规划目标有望顺利实现。“十一五”时期,虽然新疆处于生育高峰期(20-29岁)的育龄妇女人数增加较快,至2010年增加到180.89万人,比“十五”时期增长了3.09%,但由于人口控制成果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的高峰得到了有效平抑,人口发展仍较为稳定,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依然处于稳步下降的轨道,为全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体系日趋完善,结构趋于合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两基”目标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增长,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双语”教学加快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截止2009年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7763所,在校学生443.9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9.1%;各类学校教职工35.2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28.95万人,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占55.1%。“十一五”时期,由于受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影响,新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不断减少,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受教育结构明显改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与2005年相比,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招生和毕业生人数分别增加了6.5万人、1.5万人和2.2万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在校生、招生和毕业生人数分别增加8.3万人、2.5万人和2.7万人,而中小学在校生、招生和毕业生人数却在减少;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增加1.6万人。2010年,在校研究生净增4697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净增5.98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净增2.94万人,幼儿教育在校(园)幼儿净增19.72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净增1030人。2009年,全区每万人口拥有的普通高校、普通中专、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在校生分别为112人、68人、193人、476人、914人,其中,每万人口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比2005年提高21.5个百分点,中小学则在下降。全区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比2005年前有明显提高。“十一五”时期全区人口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劳动人口素质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今后自治区发展[FS:PAGE]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对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随着全区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及城镇建设与行政区划调整步伐的加快,带动了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口的空间分布逐渐向城镇聚集,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区域不断扩展,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截止2009年末,全区共有22座设市的城市;建制镇234个,比2005年增加5个。城镇人口由2005年的746.8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860.21万人,增长15.2%,年均增长3.6%,高于2005年0.2个百分点,超过同期人口总量1.79%的年均增速。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7.2%上升到2009年的39.9%,上升2.7个百分点。
    六、少数民族总人口稳定较快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时期,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各民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全面发展,各民族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在国家相对宽松的民族生育政策的指导下呈现稳定较快的增长态势,规模不断扩大。新疆现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即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2009年末,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316.94万人,占总人口的61.0%,比2005年末增加102.25万人,年均增加25.56万人,年均增长2.0%,高于全区总人口年均增速0.2个百分点。各民族中,维吾尔族人口已突破1千万人,2009年达到1001.98万人,占总人口46.4%;汉族841.69万人,占总人口39.0%;超过百万人口的是哈萨克族已达151.48万人,占总人口7.0%;超过十万的有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分别为98.04万人、18.93万人和17.9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5%、0.88%和0.83%。新疆已成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以上的省区之一。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十一五” 期间,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作用,全面启动和实施了覆盖城乡劳动者的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为核心,积极完善和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制定出台了《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文件,确保各项就业扶持政策与《就业促进法》衔接;深入开展对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建立和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推进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在经济增长的拉动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全区就业局势稳中趋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劳动力就业与总量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一、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就业增长
    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就业增长。“十一五”时期,新疆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加大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新疆一大批能源、水利、交通、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的有利时机,发挥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增加就业岗位,通过政策引导,提供就业服务,吸纳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就业与经济的同步发展。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同时,[FS:PAGE]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总量稳步增长。2009年,全区就业人员已达866.15万人,比2005年增加74.53万人,年均增加18.71万人,增长9.4 %,年均增长2.3%。从城乡构成情况看,城镇就业人员为379.41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43.8%;乡村就业人员为486.7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56.2%。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连续出台,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扎实推进,农村和农业生产比较收益的较大幅度提升,带动了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使乡村就业人员规模持续扩大,在就业总量中所占比重显著提升,增速也明显快于城镇。乡村就业人员占全区就业总量的比重从2005年的54.7%上升到2009年的56.2%,上升了1.5个百分点,乡村就业人员年均增加13.48万人,年均增长3.0%,明显快于同时期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5.16万人,年均增长1.4%的水平。
    二、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就业形式呈现多元化格局
    “十一五”期间,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虽然受“十五”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改制等因素的惯性影响,就业人员仍在继续减少,但减员量在大幅减小。而非公有制经济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尤其是个体、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类型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为扩大就业岗位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其从业人员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依然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2009年,全区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就业人员185.02万人,比2005年减少7.99万人,下降4.1%,而2005年比2000年减少了45.93万人,下降19.2%;其他经济单位就业人员194.39万人,比2005年增加28.62万人,增长17.3%,年均增长4.1%,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46.2%上升到2009年的51.2%,上升了5.0个百分点。在城镇就业人员中,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就业人员达129.99万人,比2005年增加14.32万人,增长12.4%,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32.2%上升到2009年的34.3%,上升了2.1个百分点。反映出“十一五”时期新疆实施积极扶持就业的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经济成份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不仅巩固和增强了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而且使公有制经济单位吸纳就业的能力得到了逐渐改善和恢复。与此同时,自治区加大对增加就业岗位的投入,积极开拓公益性岗位。在制定就业配套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增加资金投入、搞好就业服务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如社区保洁、联防员、交通协管员等,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直接将推进灵活就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方面,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优化就业环境,倡导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再就业,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
    三、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
    “十一五”期间,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力推进,以及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带动就业总量增长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就业结构的调整。2009年,全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第一产业427.48万人,第二产业127.28万人,第三产业311.39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加19.48万人、4.47万人和50.58万人,分别增长4.8 %、3.6%和 19.4 %,就业结构由2005年的51.54:15.51:32.95演变为2009年的49.35:14.70:35.95。就业人员产业结构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就业结构逐步趋向优化。这一变化表明“十一五”时期自治区在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同时,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促进或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向,给予很多优惠和鼓励的政[FS:PAGE]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加快产业间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结构优化调整上取得了实效。
    四、登记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十一五”时期,自治区把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失业调控。在加大实施积极就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同时,不断完善就业援助制度,扩大政策受惠人群,努力开辟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加强街道(乡镇)、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就业动态为零,大大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9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2%,与2005年相比,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下降了0.73万人,登记失业率下降了0.7个百分点,远低于“十一五”确定的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规划目标。在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失业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

责任编辑:  

原文链接:http://tjj.xinjiang.gov.cn/tjj/tjfx/201106/5fd818be0247486bb29ea5eeb6ffc5c0.shtml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