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全区各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紧紧扭住发展这一要务不放松,强力推进“一二三四五六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特别是区划调整后,全区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出“速度快、活力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核算,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1.7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7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5亿元,增长29.5%;第三产业增加值41.32亿元,增长13.0%,三次产业比为13.9:41:45.1。农民人均纯收入3676元,增长11.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492万元,同口径增长50.3%。
一、农业
2004年,今年以来,全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生产工作力度,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收效显著。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0793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农业产值60009万元,林业产值5873万元,牧业产值41998万元,渔业产值114984万元,服务业产值8109万元。
受去冬今春和今年夏秋季风调雨顺等因素的影响,全年农作物生长良好,呈现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的趋势。全年粮食作物面积比去年增加6221亩,总产159419吨,增长11%。小麦单产322公斤,比上年增18公斤,增长6%;总产62721吨,增9%。秋收作物单产427公斤,比上年增48公斤,增长13%;总产96698吨,增13%。其中:玉米单产425公斤,比上年增71公斤,增长20%,总产52967吨,增26%;地瓜单产489公斤,比上年增37公斤,增长8%,总产32919吨,减4%;稻谷单产400公斤,比上年增12公斤,总产5182吨,增28%;大豆单产260公斤,比上年增11公斤;总产5349吨,减15%。花生单产254公斤,比上年增7公斤,增长3%;总产40153吨,与上年持平。烤烟单产146公斤,比上年增10公斤,增长8%,总产544吨,增1%。茶叶总产量362吨,增长50%。水果总产量43850吨,增长13%。蔬菜、瓜类总产69134吨,增长13%。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造林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全区共完成成片造林面积37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7.7%。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据抽样调查推算,2004年全区肉类总产量15031吨,增长23%;禽蛋总产16645吨,增长27%;大牲畜年末存栏0.79万头,下降3.0%;肉猪年末存栏10.5万头,增长5.0%,出栏14.79万头,增长18%;羊年末存栏11.2万只,增长16.0%;实现蚕茧总产1450吨,下降5%。
渔业平稳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21.16万吨,比去年增长38.3%,其中海水产品20.71万吨,淡水产品0.45万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41.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达到1.9万台。农村用电量21589万千瓦时,年末耕地面积28409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8691吨。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各级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积极争引项目和资金,推进科技进步,强化经营管理,工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6236万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47.3%。
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全区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21%,其中,国有企业为97.11%,集体企业为86.66%,股份制企业为98.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为92.29%。大中型企业为97.72%,国有大中型企业为96.6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为95.86%,重工业为99.49%。
全年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布0.15亿米,下降6.3%;食用植物油0.3万吨,下降49.2%;白酒0.27万千升,下降6.9%;发电量0.98亿千瓦时,下降8.4%;水泥47.68万吨,增长104.9%;摩托车1.21万辆,增长70.4%;汽车1.63万辆。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0.30亿元,比上年增长38.3%;实现利润16032万元,增长38.1%;利税合计34007万元,增长21.1%。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28.2%,提高15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8.25%,下降0.1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40.27%,提高18.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9.74%,降低1.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66146元/人,增长36.3%。
建筑业生产和效益继续提高。全区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30.81亿元;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20.89亿元;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63.77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面积213.7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24.7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房屋建筑面积74.85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达14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17个,计划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15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06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5.76亿元,增长13.2%,其中区及区以上投资完成58亿元。在区及区以上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0.8亿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4亿元,其他投资完成2.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2亿元。
四、交通运输邮电
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电信业务总收入完成3.5亿元,增长21.5%。全区实现城市电话程控化,局用农话程控率达100%,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21部/百人。
五、国内贸易
2004年,国内贸易市场繁荣活跃,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7.8%,在各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6.6亿元,增长18.4%;餐饮业零售额5.1亿元,增长19.8%;其他行业零售额2.2亿元,增长2.9%。
六、对外经济贸易、旅游
2004年,全区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1家,实际利用外资2925万美元,同比增长92.9%,自营出口14561万美元,同比增长73.9%,合同利用外资6354万美元,同比增长213.6%。
国内和国际旅游快速发展。2004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1.8%,全年旅游收入17.8亿元,增长72.8%。
七、财政
2004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492万元,占预算的119.48%,同口径增长50.3%,其中:国税完成1309万元,增长14.56%,地税完成8372万元,增长37.77%,财政及其他部门完成5811万元,增长75.88%。财政支出28873万元,占预算的132.13%,增长23.4%。
八、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的成效。全区积极响应生态建市的号召,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清理检查和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较好的保持了我区的环境优势。市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为0.058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为0.024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为0.026毫克/立方米,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6.8%。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区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全年共有16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全年共申请专利71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47亿元,增长32.6%,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3.6%。
各类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中等教育稳步发展。2004年全区普通中学校31所,其中:初级中学23所,高级中学6所,完全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中学班720个,其中初中510个,高中210个;普通中学在校生43128人,其中初中在校生29251人,高中在校生13877人;教职工达到3317人,其中专任教师2845。职业中学校数3个,毕业生1208人,在校学生2685人,教职工300人,其中专任教师253人。
初等教育发展较快。2004年小学学校122所,在校生34758人,毕业生720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小学教职工2274人,其中专任教师2105人。幼儿园264所,611个班,其中:学前班42个,在园幼儿达16369人,其中学前班1451人,教师107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86人,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事业发展稳定。全区共有6个区级文化单位,10处镇文化中心,638处文大院,123支业余文艺演出队。共有广播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8.8%。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初步构筑起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卓有成效,区域覆盖率达到100%。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区有业余体育运动学校2所,专职体育教练26人。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性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成功举办了2004年山东省帆船锦标赛、山东省无线电测向及业余电台通信比赛、日照市第二届体育先进乡镇运动会等比赛项目。全年共获得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奖牌92枚。其中金牌38枚,银牌36枚,铜牌18枚。
十、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8%。其中非食品价格上升0.4%,服务项目价格上升4.2%,消费品价格上升3.7%。在调查的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与上年相比,食品类价格上升11.4%,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下降4.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0.8%,交通和通讯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4.5%,居住类上升5.2%。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较大。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7.6%,其中,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升7.4%,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升8.0%;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升7.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升7.4%。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升15.5%。
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升16.0%,房地产租赁价格上升0.2%,土地交易价格上升10.0%。
十一、居民生活与人口
全区各级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工资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有关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提高,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城市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3元,增长15.3%;人均消费支出6545元,增长12.0%。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08台,电冰箱89台,洗衣机86 台,空调器40台,照相机54 架,摩托车66 辆,影碟机60台,固定电话99部,移动电话103部,家用电脑27台,互联网用户10户,私人轿车3辆。
受政策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76元,比上年增长11.1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22元,增长6.8%。年末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电76台,家用电冰箱53台,洗衣机25台,电风扇216台,录放相机13台,摩托车81辆,自行车156辆。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0.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35.95平方米。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区在岗职工6.88万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76亿元,人均工资14208元,增长11.1%。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区共有镇街道办敬老院10处,共有床位499张,收养308人。10处镇街道全部建立社会保障网络。全年共发放救灾扶贫款80万元。
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人口低速增长。2004年,全区人口出生人数为6823人,人口出生率为11.62‰;死亡人数3142人,死亡率5.65‰;自然增长率5.97‰。全区年末总人口为67.36万人,(根据公安局人口年报统计,含市直),其中非农业人口28.76万人。
原文链接:http://www.rzdonggang.gov.cn/art/2005/4/4/art_156922_10132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