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人口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分析

98次阅读
没有评论

近年来,乌海市在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同时,人口总量增长逐年放缓,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人口素质持续提升,人口的结构性问题突显,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市常住人口为56.61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同比增长0.5%。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3.8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95.16%,居自治区第一,比上年增长0.19个百分点,分别比国家和自治区高出34.56和31.79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海勃湾区31.83万人、海南区10.89万人、乌达区13.89万人。

一、人口发展特点

(一)少数民族人口以蒙古族为主

从民族构成看,全市共有42个少数民族,人口为3.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8%。其中,蒙古族人口为2.02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2.4%,占全市总人口的3.57%。

(二)人口文化素质稳步提高,文盲率下降

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8.6万人,占15.2%;高中程度(含中专)人口11.49万人,占20.3%;初中程度人口23.27万人,占41.1%;小学程度人口11.15万人,占19.7%。2019年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3年,其中,男性为11.5年,女性为11.1年。比2015年的9.8年提高1.5年。青壮年文盲率(15-50岁人口)为1.7%,其中男性为1.02%,女性为4.03%。比2015年的2.94% 下降了1.24个百分点。

(三)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情况

劳动年龄人口一般指16岁及以上人口。目前,我市16岁及以上人口为48.0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84.84%,就业人口为32.78万人,占劳动年龄人口的68.25%,也就是说,我市16岁以上人口中有68.25%的人实现了就业。

从近年来我市人口结构变化看,一、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从就业人口行业分布看,一是行业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工业、批发、住宿和餐饮业,这四个行业就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的53.18%,其中,工业吸纳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年龄人口的36.46%;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占16.72%;另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10.1%;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4.7%;其他行业所占比重较低;二是行业分布存在明显性别差异,在采矿、制造、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男性就业人口比远远高于女性。

从职业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占就业人口比重的4.05%;专业技术人员占11.0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7.21%;商业、服务人员占25.06%;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5.64%;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占46.94%;其他劳动者占0.07%。可以看出,乌海市就业人口的职业分布呈现明显的体力型特征,从事各类生产、运输及商业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占到就业人口的77.64%。从事脑力型劳动的各类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占22.29%。

(四)常住人口性别比持续降低

2019年我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29.31万人,占51.78%;女性人口27.3万人,占48.2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36。人口性别比持续降低,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2.72,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110.05,下降为今年的107.36,男女性别比持续缩小,性别结构趋于合理。

(五)外来人口占比较大

2019年我市常住人口56.61万人,根据公安户籍资料显示,我市户籍的人口为44.19万人,乌海户籍以外的人口有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21.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与2015年相比,总人口年均递增0.37%。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对全市人口增长影响不大,外来人口与迁移人口的增加是主要来源。

二、人口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

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就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5.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1%,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69万人,占总人口的6.93%。标志着自2010年起我市就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9年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7.4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3.14%;65岁及以上人口4.7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8.43%。

(二)人口增长主要以出生人口为主

从近5年数据看,2015年5.58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2016年55.83万人,比上年增加0.25万人;2017年56.11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2018年56.33万人,比上年增加0.22万人;2019年55.61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年均增长0.37%。

1

从2014年开始,我市自然增长的人口大于总人口的增长,出现人口外流现象。2014年,我市自然增长为0.27万人,而总人口的增长为0.11万人,净流出0.16万人;2015年自然增长人口0.19我人,总人口增加0.16万人,净流出0.03万人;2016年自然增长0.27万人,总人口增加0.25万人,净流出0.02万人,人口增长后劲不足。

三、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口发展环境

稳步发展城乡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城乡就业渠道,促进人口在城乡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把发展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公共设施服务力度,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为全市创造良好、宜居的人口发展环境。

(二)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市民素质

一要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市人口素质;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为当地培养实用型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实用型人才的绝大多数将留在当地,直接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这样既提高了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又使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回报率最大化。

(三)出台相关政策应对老龄化对我市经济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将造成劳动力资源短缺,因此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市的影响,提早做好老龄事业的综合规划,出台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投入,鼓励和支持以民间资本为重要方式的各种养老事业的发展,在传统居家养老的基础上,鼓励探索以社区养老为主的多种养老方式,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实施人才引进、人才储备战略,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来我市就业创业。

原文链接:http://tjj.wuhai.gov.cn/tjj/682822/zfxxgk9/fdzdgknr55/tjxx39/tjbg29/871624/index.html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