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不会出现大幅度反弹的现象。
我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是1.3,也就是平均每个妇女只生1.3个孩子,而理想状态下的生育率应该是2,一对夫妇养育两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确保上下两代人口保持平稳,不会出现死亡人口高于新生人口的情况。
而开放二胎,也仅仅是几年前的时间,出生率的下跌让我们陷入到“低生育陷阱”之中,纵观全球,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走出低生育率陷阱。
因此,人口的下跌趋势一旦扩大,再想大幅增长,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奥地利学者鲁茨于2005年提出了“低生育率陷阱”。
该理论认为,一旦总和生育率低于1.5,那么生育率如同掉入陷阱,扭转生育率下降将会变得很困难,甚至是不可能。
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是1.3,低于世界平均总和生育率2.41,也低于高收入国家的总和生育率1.6,还低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1.9,和日本的1.34比起来,我们的总和生育率甚至比日本还要低。
在2016年我们开放二胎后,当年我国的新生儿数量是1846万,但二胎带来的新生儿数量很快便下降,到了2020年,我国新生儿人口数量仅仅只有1200万,四年时间少了600万。
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有两个大的原因。其中一个是结婚的夫妻少了,自然就没新生儿出生,另一个原因则是已婚夫妻只生了一个,或者还没生育。
以我们目前的新生儿趋势预测的话,五年之内我国的新生儿数量很快就会跌到千万以下。
这对一个人口基数14亿的大国来说,每年几百万的新生儿出生,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要想挽救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跌,我们就必然需要找到导致人口出生率下跌的根本原因,再根据该原因制定对策,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吸引年轻人生娃。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生儿出生率下降呢?
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有切身的感受。
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房价居高不下,教育负担沉重,居民可支配收入依然偏低等等,这些老问题可能是阻挡人口出生率一个比较根本的原因。
人口出生的下滑,和房地产的价格增速是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价格越高,人口出生率下滑越快。
经济增速同样也是如此,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人们的收入放缓,相应的过去认为能多生一个的,现在变成了只生一个。
过去认为能负担得起的,现在变成了难以负担的。
除了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其实跟过去的计划生育也密切相关。
过去的计划生育少生了4亿多人,到今天来看,这4亿多人应该也是未来的主力生育军,如今少了这4亿多人,自然人口出生率会有所变化。
人口问题一旦下跌便很难止损,除了成本高和适婚青年少之外,跟人们的意识转变也有很大的关系。
过去人们注重传宗接代,但随着经济的增长,我们的个体意识开始不断升高,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这也是影响生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
人口问题一旦下跌几乎无法止损,虽然我们说物极必反,但眼下的人口出生率,还远远未达到一个低端,未来恐怕还会继续走低。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虽然目前各国人口的低生育率都难以挽救,但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婴儿潮,西方二战的婴儿潮,这些都导致了人口在今天急剧增加。
换句话说,在和平年代,人口出生率下跌很难反弹,但一旦发生战争,由于人口的急剧锐减,人生会尽可能地多生来实现人口爆炸式增长。
也许未来我们的人口出生率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改善和转变,但眼下来看,除了战争,人口出生率要想大幅反弹,这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
如今的我们的经济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离发达国家的收入门槛还很远很远,却面临了发达国家的难题低生育率,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但印度的生育率却比我们高得多。
考虑到人口是衡量国力的底层砝码,我们离发达国家的路又还要较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在可见的未来,我们面临人口压力,这是最不紧迫的,却是最重要的大问题。
更有机构预测,我们的人口在2100年会锐减到六亿七亿人,在那之前,如果我们不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我们可能就会深陷“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
历史并不总是前进的,在人类已知的几千年时间里,我们总是绕了那么多的弯路,兜兜转转才打开了通往科学人文的密钥。
因此,人口问题的下跌也并非能够轻易挽救,从历史经验来看,几乎是很难很难的。
要想挽救已经下跌的出生人口,可能需要极大极大的成本,包括不限于房地产、缩小财富差距,扩大收入,用更多的看得到的东西,去奖赏去激励人们。
人口出生,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的观念转变,从多生到优生,但对更多的人来说,负担是沉重的,生孩子带来的正面意义,比带来的压力更大。
这一点,需要用更实际的东西来鼓励,来解决阻挡生育的难题。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社会#
举报/反馈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3400812528316934&wfr=spider&for=pc